2024 諸相 非 相 劑 - 0707.pl

諸相 非 相 劑

诸相非相”的意思:若是见到不是五蕴十八界法相之相。 “诸相非相”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理实见分第五,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 。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 諸法之體性,如幻虛偽,自性即空,無色無形,不存一相,謂之無相。 言其深秘之釋,則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無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故云無相,非為非色非形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朗讀 - 台灣經文網

正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金剛經》所說,也是佛法的根本原則,意思指: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是因緣而生的,只要不去執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理就是如來,要能如理實見就要先能入佛知見。.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 」對眾生佛是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

星雲大師全集

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覺。所以要看到這些相的本體是空的,這就是「非相」。你能見到這個緣起的幻相下的本體的空相,就見到「如來」。如來就是真如法界的理體真 诸相非相”的意思:若是见到不是五蕴十八界法相之相。 “诸相非相”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理实见分第五,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 。世尊。 諸相入非者,如實知諸相非相也。若知諸相非相,即入法性。 非、所非盡,心不住於能非之念,亦不住於所非之法,故能非與所非俱盡。 旋法歸無者,於一切法,不取於相,諸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如來即見性,見性即不住相之所以然。見性見得一分,即初地菩薩,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見得究竟,即成佛,即上文福德不可思量之所以然。成佛見性法身顯現,偏滿虛空。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是說: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覺到的一切之相對比較的物質和觀念都是虛妄的; 但如果我們了悟這一切都是虛妄且不加執著, 諸法之體性,如幻虛偽,自性即空,無色無形,不存一相,謂之無相。 言其深秘之釋,則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無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見諸相非相」應如何理解 - 大安法師 - 佛弟子文庫